今日竹山网消息 一把传统手工木椅能卖180块钱,一个加工厂能让周边十多家农户在家门口月增收上千块。在鄂西北秦巴山里的官渡镇木椅加工厂厂长柯权用数十年的研究和传承官渡木椅制作技艺,成为响当当的手工技艺能人。
走进厂房,一排排金黄鲜亮的木椅映入眼帘,十余名工人正在对木椅进行打磨、抛光、上漆,构成了一幅繁忙而幸福的图景。“大椅子180块1把,小椅子170块1把,手工椅子越来越俏销!”对于木椅俏销,柯权满怀信心。
“80后”的柯权是官渡镇新街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的父亲柯常清是“老木匠”,加工手艺,用料扎实、做工精湛,在官渡远近也是“老把式”,对于很多人慕名拜访求艺他都乐意传授,由于身边的儿子柯权从小对木椅技艺感兴趣,而且学地快,所以,柯权就渐渐继承了手艺,学会了工艺。
十年前,大多数人外出打工挣大钱,而从事木椅加工这种纯手工的人不多,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那时候的产量不高,价格也低。对于当时的家庭小作坊,平均3天只能做2把木椅,赚钱也少,柯权好多次想着改行,但最后,他觉得,好不容易学会的技艺不能荒废,必须传承发扬,就是这种信念,让他一直在十年里不断提高工艺和木椅质量。
2016年,官渡木椅制作技艺入选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色是选材以松树为上,共20个配件,制作程序复杂,原木以蒸汽定型、榫卯固定、手工打磨、反复上漆,制成后光滑平整,造型古雅,使用寿命高达50年以上。
2021年5月,经过对原材料、市场等要素认真分析后,柯权终于下定决心办厂、招工,把官渡木椅的品牌打出去。在获悉柯权有创业意向后,官渡镇政府主动与其联络,特别是镇党委书记陈罡与他谈的“在本地特色企业发展上,镇党委政府不遗余力当好店小二,让企业有发展的信心和充足的后劲,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席话让他吃了“定心丸”,也让他更有信心和动力把木椅厂办好办大。
2022年6月,镇长沈金顶对该企业进行包联,经过多方协调,工业园区划定厂房供柯权使用,同时积极为其代办证件手续、招聘工人,使企业在短短一周内投入生产。目前,崭新的厂房,统一的工作服,流畅的生产线已经成为产业亮点,以官渡木椅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得到群众的积极参与,十多名群众可以在家门口致富增收。官渡木椅加工厂年产值已达300万元,小小的木椅已逐渐发展为兴业富民的大产业,成为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许海涛 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