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今年以来,县财政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了却微心愿
“你们考虑的真是细致入微,为我送来这么好的拐杖,正是我多年想得到的。”竹坪乡安河塘1组王义林从财政局驻村工作队队员杨青手中接过拐杖,一脸满足。
今年64岁的老王在外打工不幸致右腿伤残,鉴定级别为3级伤残。在该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中,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发现他拄着一根自制木头“土拐”,行走极为不便。细心的驻村工作队员及时与残联联系,将其情况及所需资料上传,在一个月内便将2副轻便不锈钢拐杖送到王义林手中,了却老王多年“微心愿”。
认定穷亲戚
竹坪乡安河塘6组村民刘吉林独自和80岁高龄母亲生活,家庭非常困难。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文东认定这户“亲戚”,多次上门鼓励他利用周边山场优势,喂养土猪土鸡,帮助他找到在就近矿山巡逻的工作并及时向乡民政申报将刘吉林纳入低保救助范围,为其家庭更换老化线路,联合志愿者给他送上一部智能手机,还手把手地教会他使用......,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刘吉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点亮夜行路
“路灯亮了,晚上我们出行方便多了。非常感谢财政局的帮扶。”8月26日,竹坪乡马鞍山村林沁沟110盏太阳能光伏灯安装完毕,受益群众纷纷点赞。
马鞍山村林沁沟距竹坪乡中心集镇不足3公里,不少群众有晚上逛夜市习惯。摸夜路成了出行安全的一大隐患。当地群众晚上出行不方便作为财政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走访入户调查了解到的群众急愁难盼事儿,列入3个月必须解决的问题“清单”。经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终于如期如愿将问题清单“销号”。
治污美环境
“纪家沟成了污水沟,天热我们出门只能捂着鼻子走路,下雨,污水横流,下不去脚。”在走访入户中,财政局驻沈家营村第一书记张志东听到不少村民反映。
一定要在今年夏天解决沈家营村纪家沟安置点群众广场污水道堵塞问题,还群众一个清新干净的活动场地。县财政局会同村支两委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在财政局统筹项目资金扶持下,纪家沟安置点群众广场治污工程顺利完成。目前,已完成长30米宽50厘米路面硬化,更换30米直径40公分下水管道。
爱心“晾晒杆”
竹坪乡沈家营村董玉沟口安置点,现有群众49户,178人,80%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儿童。
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中,一个小细节被细心的走访入户党员干部发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小孩在自家阳台上晾晒衣物非常不便,晾晒效果差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美观。县财政局根据实际情况,在该安置点安装不锈钢材质户外晾衣杆200米,受到群众高度评价,有群众称之“爱心晾晒杆”。(董智勇 张杨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