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堵河深处藏古镇,百里河中党旗红。官渡镇是我县南部旅游名镇,该镇不仅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是民间艺术之乡,这里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近年来,该镇不断挖掘以中原突围绿池子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让革命的种子在绿水青山间生根发芽,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一池活水。
在官渡镇百里河的大山之中,有一个小地名叫羚羊沟的地方,那里群山连绵,草木葱茏,绿树掩映中,中原突围绿池子遗址静静地矗立山间。
每年“七一”建党节之际,官渡镇党委政府就会组织党员干部来到中原突围绿池子遗址纪念馆,瞻仰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接受思想的洗礼。
在羚羊沟的半山腰处,大树掩映中,一座并不起眼的小院落印入眼前,走进写着“中原突围绿池子会议纪念馆”的大门来到馆内,只见内部的陈设十分简朴,墙上悬挂的一幅幅图片展示了曾经在这篇土地上战斗过的英雄和革命前辈,左右摆放的展示柜里陈列着中原突围的相关书籍资料和老物件。凝望着一砖一瓦,一物一件,思绪又回到了过去那段峥嵘岁月。
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5万多人沿着不同路线,冲破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的包围圈。江汉军区部队在副司令员罗厚福、副政委文敏生的率领下挺进鄂西北,相继在竹山等地建立了红色政权。由于国民党在进入川、陕的交通要道上布下重兵,江汉军区部队返回鄂西北,并与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领的左路纵队,在竹房边界的上龛地区会师,成立了中共鄂西北区党委和鄂西北军区,下辖4个军分区,其中第一军分区辖竹山、竹溪、镇坪、平利、白河等地,军分区机关驻竹山县田家坝(今上庸镇)。
8月30日,鄂西北区党委、军区在“绿池子”旁边的农房里召开会议,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研究根据地创建工作,以牵制国民党数十万部队,配合全国战场的战斗。
9月,中共中央批准了鄂西北区党委、军区的请示,鄂西北区随即成立4个地委,各军分区政委分别兼任地委书记。在根据地建设如火如荼之时,国民党对鄂西北地区进行“清剿”,鄂西北军区部队化整为零,坚持游击作战,用伟大的牺牲赢得了伟大的胜利。
10月5日,中共竹南县委书记许明清在房县麦浪坪受伤被捕,10月20日在竹山县城关镇走马岗被敌人活埋,年仅28岁。
12月下旬,均郧房中心县委书记兼第三地委民运部长朱正传,在十堰茅塔河与敌遭遇,不幸身亡,时年28岁……
当年,为了胜利,许多战士浴血奋战,英勇就义,他们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流传至今,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深山不语,但革命先烈的豪言壮语却永久回荡。今天,绿池子会议纪念馆已经成为官渡镇乃至全县的党员政治生活馆和红色教育基地,人们在这里感悟历史,畅想未来。
今天的官渡镇人民,也正继承和发扬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在鲜艳的党旗引领下,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武陵峡、百里河为主的生态旅游经济;依托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秦巴山间一颗耀眼的明珠。 (余明明 袁帅)
相关链接:
官渡镇是入川达渝之咽喉,秦巴文化古驿,堵河水道上的璀璨明珠。近年来,该镇党建工作亮点纷呈,成色明显,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建工作思路清晰推进有力。认真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党组织书记约谈制度,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
强化提升行动措施务实有效。抢抓百里河村中央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村建设机遇,复修绿池子革命遗址、建设党员政治生活馆,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党建引领、村社合一”的桃园模式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村级队伍建设力度大效果好。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显著提升。以村“两委”换届“回头看”为抓手,围绕问题短板,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清零销号,集中精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