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年来擂鼓镇以乡情为纽带,聚焦民心、凝聚共识,构建“乡贤+”乡村治理新模式,全面激发乡贤活力、凝聚乡贤智慧,为全镇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因地制宜强阵地。整合文明实践站、矛盾调解室、乡贤工作室三重功能,在各村(社区)设立乡贤工作站17个,结合乡贤优势、地域实际,围绕村民关注较多的矛盾纠纷调解、公益救助、移风易俗等领域组建乡贤志愿服务平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1次,乡贤参与活动近300人次。
因人制宜强队伍。注重挖掘乡贤资源,激发乡贤活力,凝聚乡贤智慧,在成立乡贤理事会后,以村为单位推举出村民公认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乡贤,牵头负责理事会日常活动开展,吸纳会员130多人,为发挥基层统战力量,促进基层“三治”融合,提供了强大的统战力量。
因时制宜强机制。建立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重点乡贤联系制度,进一步明确乡贤标准,完善乡贤准入退出机制,将优秀的非公乡贤人士吸纳到工商联、擂鼓商会、擂鼓助学奖教理事会等组织,并通过合法途径在乡贤中选拔出“两代表一委员”近20人,通过政治礼遇、社会礼遇、生活礼遇,增强乡贤使命感、责任感、认同感。
因事制宜强成效。坚持在管用有效上下功夫,以需求导向,突出凝聚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积极发挥“乡贤+”辐射效应,创新“乡贤+乡村振兴”“乡贤+招商引资”“乡贤+社会治理”“乡贤+环境整治”“乡贤+社会公益”等工作模式,积极打通乡贤统战工作服务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最美一公里”。今年以来,在外乡贤回家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1.3亿元;为教育基金会及困难群众捐款捐物110余万元。(孙文峰 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