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炎炎夏日,从麻竹高速、十巫高速到竹山县溢水出口行至溢水集镇段,再沿着宽敞的柏油路向北行进1公里,就来到何家湾村,只见满眼碧绿的稻田、满山的茶园、干净整齐的人居环境、清澈的溪流,让人一下子忘记了炎热,满目清凉。
今年以来,溢水镇何家湾村聚焦“五个振兴”,长远谋划、抢抓机遇,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美丽乡村,绘制了一幅别具一格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传统农业村要想发展,没有像样的产业支撑是不行的。”何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喻亚军说道。近年来,何家湾村找准定位,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引进三盛茶业和宜品茶业两个市场主体,带动全村茶叶加工及品牌建设,全村种植茶叶1800亩,建成“竹山县茶叶产业科技培训基地”大楼和实训车间各1座、育苗基地200余亩,形成较为完整的茶产业链。推进三盛茶厂、花间茶戏、高山茶店、茶香禅韵、山茶野宿、茶间古道、望月亭、茶旅路、景观桥、观景台等景点建设,周末闲暇游、乡村游、观光游日渐升温。“茶叶产业直接带动周边800余农户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便就业。”省地质局驻何家湾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魏遵华告诉记者。
在何家湾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记者看到,大家有的跳起广场舞,有的运动健身,小朋友们则在这里嬉戏玩耍,欢笑声、音乐声交织成了一幅温馨喜气的幸福生活画卷。谁能想到,这个广场的位置在半年前还是一个烂泥潭?谈起村里的变化,家住何家湾村委会附近的老党员陆龙清感受颇深。他说:“原来村里晴天满是灰尘,雨天泥泞难行。现在,道路变黑了,环境变美了, 村里树多了, 路边有花了,休闲娱乐的地方也多了,这些都得益于乡村振兴的好政策。”
据了解,何家湾村抢抓政策机遇,实施了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河道净化、茶山美化、景观亮化工程,建成一批院落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家园,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在三组河道边玩耍的3个小朋友请迅速离开!请迅速离开!”。7月13日中午,值班人员通过数字乡村云平台,直接消除了一起儿童溺水隐患。
今年以来,溢水镇何家湾村紧紧围绕惠农、兴农、优政、善治、党建引领五大目标,先行建设“地质+数字乡村智慧物联网云平台”,形成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享、人人协同参与的数字乡村治理模板,让信息化更好赋能乡村振兴。通过法治进乡村、清廉村居建设、理论政策宣讲、感恩教育等活动,以积分制为载体,引导党员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形成党群共联、干群共融、村民共建的乡村治理良好局面。(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