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玉”耀江城 中国绿松石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汉举行

2022-06-23 09:54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张荣菊

今日竹山网消息 以玉为媒、相聚江城。6月21日,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主办,竹山县人民政府、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共同承办的“中国绿松石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隆重举行。

来自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中国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的权威专家现场出席或以视频方式线上参加会议并作专题讲座,共同研讨绿松石文化、探究文明起源、共谋产业发展。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琳分别致辞,对竹山县委、县政府锚定“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培育绿松石、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轻工、文旅康养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点“石”成金,加快推动绿松石产业转型升级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对竹山绿松石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充满期待。

与会领导、嘉宾共同见证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与竹山县绿松石博物馆缔结友好博物馆仪式,并为新受聘的竹山县绿松石文化研究会徐琳、邓聪、万琳等专家颁发了聘书。

从夏朝“国玉”到如今竹山县的百亿产业目标,绿松石的价值不仅在考古中被重新发现,也在科学开发利用中放大、并造福当地群众。据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修的《竹山志》记载,竹山的绿松石在历朝历代都有开采的记录,主要是用于制作首饰、装饰品,松散易碎的主要用作颜料,在藏医界则将其碾碎入药。绿松石在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利用历史,也有过独特的崇高地位。因绿松石原料极其稀有,在交易中逐渐成为资产和财富,从而具有了象征财富的功能。进而与政治相关,成为等级或特定群体的标志,具有了政治等级分层的功能。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杨明星提到,看绿松石的地位,不仅要看其“朋友圈”,也要看谁在C位。匈奴王的黄金帽,康熙的皇冠,绿松石都在最醒目、最顶尖的位置。回顾近9000年的历史,可以看到“绿松石开盘价值就不低”,到二里头文化时达到巅峰,成为“国玉”。

绿松石为何能被称为“国玉”?中国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的发言立足于二里头的考古发掘,颇具份量。2002年,由2000余片绿松石镶嵌组成的绿松石龙形器在二里头遗址出土,被不少学者称为真正的“中国第一龙”。另一件兽面纹铜牌饰,则由数百片大小只有几毫米的绿松石以“马赛克”镶嵌工艺制成,历经3000多年纹丝不动,工艺高超。这件兽面纹铜牌饰正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色如天相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上展出。赵海涛认为,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土的绿松石器,可以视作中国绿松石工艺史上的一个高峰,对研究夏朝礼制和王权特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杨明星教授,从绿松石近9000年的历史、绿松石文化内涵、绿松石文化与绿松石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讲述了绿松石文化内涵对当代绿松石发展的意义。我国境内的鄂豫陕地区、安徽、云南、内蒙古、青海、新疆,以及临近的乌兹别克斯坦、蒙古、伊朗和埃及等国都是绿松石的矿区。其中湖北十堰竹山是最大的绿松石产地,产量几乎占全球的一半。竹山绿松石多产自寒武纪早期形成的含碳硅质板岩间,矿源经水流沉淀成形,大多薄而细小,黑色的围岩使黑色石皮成为竹山绿松石的一项特征。在距今八九千年前,河南是最早开采绿松石的地区,以舞阳贾湖遗址出土最多;距今6000年前后,绿松石的使用可能顺黄河向东西方向交流范围扩大,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出土有绿松石;距今5500年前后,绿松石的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江西、安徽等地,北阴阳营遗址、凌家滩遗址有见绿松石;距今4500年时,则进一步扩大至上海、浙江、广东及东北地区的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陶寺遗址等。然而,时至夏代,绿松石的使用范围收窄,局限于洛阳盆地地区,很可能受到集权管控。商代十堰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关键产源。

杨明星教授说,绿松石有两大独特功能。其一,彰显富贵。松石如天似海的本色之美成为它最原始的价值,最初人们利用石头的自然之美,将其作为首饰或摆件,赋予了它装饰的功能。因其稀有,提升了绿松石的经济价值,在交易中成为资产和财富,从而具有了象征财富的功能。进而与政治相关,成为等级或特定群体的标志,具有了政治等级分层的功能。其二,“升天”功能。最早在贾湖遗址就可见端倪。贾湖遗址发现有用绿松石瞑目的习俗,出土满缀松石的“裹尸布”,开玉殓葬的先河。龙山时代晚期的陶寺遗址、下靳遗址,墓主人手戴镶嵌绿松石的腕饰,颇有升天的意味。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绿松石资源受到国家管理,统一开采、专项使用。二里头遗址出土升天造型的绿松石龙,以及等级稍低的青铜牌饰,被赋予了神巫升天的功能。这一功能在商代早期逐渐消弭,盘龙城遗址的绿松石镶金饰件是其尾声。“升天”的媒介也从绿松石逐渐转变为玉石,产生了玉覆面、金缕玉衣等殓葬器具。

长期在盘龙城遗址进行考古研究的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详述绿松石在新石器时代的串饰阶段、夏商时代的礼器阶段、晚商-战国的粗装饰阶段和春秋-明清的精装饰阶段四个时期的特点。如串饰阶段,采用钻孔、磨制等加工工艺,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为礼器阶段打基础;礼器阶段二里头的铜牌饰等采用嵌片工艺,形成集中大片的绿松石装饰视觉效果,突出私有财富的积累和复杂的礼仪、信仰观念;粗装饰阶段的特点是绿松石与青铜器的结合,这一阶段绿松石的礼仪性弱化;春秋以后,绿松石与黄金的结合突出,是为精加工阶段。

“竹山绿松石·世界吉祥玉。”竹山是全世界绿松石资源集聚度最高、品质最好的富矿区,保有资源储量在5万吨左右,占全国的70%、世界的50%,潜在价值5000亿元以上。竹山绿松石以纯度高、色泽正、质地优、能雕刻、易造型而声名远播、享誉中外,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绿松石之乡”和“世界绿松石之都”。

活动现场,身材高挑美丽漂亮模特佩戴着不同款式的绿松石首饰,迈着纤纤玉足,踏着动感的节拍,走在舞台上向与会人员展示“东方圣玉”。

在为期两天的参观、交流活动中,竹山县绿松石行业代表们看得认真、听得仔细,他们还纷纷拿出手机、笔记本记录学习要点。竹山绿松石行业协会副会长周丽萍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了竹山县委县政府在打造绿松石百亿级产业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担当,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播绿松石文化、研发绿松石产品、挖掘绿松石价值”的信心和决心。“独品”绿松石负责人罗晶晶表示,参观此次绿松石文化展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展览呈现了悠久的玉石文化,给绿松石增加了文化内涵,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与会行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活动让大家认识到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今后将自觉地传播博大精深的绿松石文化并实现这种文化的经济价值。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荆楚网、长江云、长江日报、黄陂区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对本次活动集中采访报道。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宇星出席会议并致辞,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熊应标主持会议,副县长刘洋及绿松石行业和文艺界代表参加会议。县政协原主席唐泽斌应邀参加会议。

                  (向继华)

中国绿松石文化学术交流会现场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致辞

与会人员合影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与竹山县绿松石博物馆缔结友好博物馆仪式

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作专题讲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杨明星作专题讲座

中国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作专题讲座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