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我的二婆是传统的农村妇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了大半辈子,她见谁都爱笑。
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山下,一条蜿蜒的小河串起了整个村庄。在山脚下远远的可以看到二婆的家,但是要真的爬上去,却还有下一番功夫,到了过年去她们家拜年,我都要在这座山上“苦苦求索”,泥泞、狭窄的山间小路就像是二婆眉头上曲折的皱纹,写满了生活的苦涩。二婆家有一个用石头切割后组合在一起长方形石缸,这是整个家最明亮的地方,专门用来囤积水的,而这些水都是要从山下的小河依靠人力肩挑背扛上来的,每次到她家我都要绕着这个水缸看半天,冲着水缸龇牙咧嘴的做各种鬼脸,看自己的在水中的倒影,看阳光透过屋顶石板折射到水里的光怪陆离。水从山下来到山上,所以二婆总是怀着一种神圣、虔诚和敬畏的心情对待水,用着农家妇女的用水哲学珍惜水,厨房里总是放着大小不同、外形各异木桶、盆子,甚至是瓷碗,洗菜、洗衣、喂猪、浇菜,不同类型的水都被她分配的顺顺当当。二婆家的房子是黄泥巴垒起来的,理应呈现黄色,但风蚀雨侵、烟熏火燎,房屋的墙面都成了炭黑色,一家几口挤住在破土房里,遇上下雨天外面大雨、屋里小雨,锅里放着剩菜剩馍,墙角上一只瘦小的猫孤独的注视着我,这些都是记忆中常见的景象。
2013年精准脱贫的时代东风吹到了小村庄。二婆一家被评上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明确了县民政局的干部作脱贫包保人,共同助力于她摆脱贫困。2016年通过易地搬迁的政策,二婆举家终于搬迁到山下。这短短不到一公里的路,却让她走了大半生。搬家的前一天她专门找到退休的李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脱贫不忘习主席,下联:致富感谢共产党。横批:搬下山,天地宽。如今再到二婆家,映入眼帘的整齐宽敞、错落有致的房屋,房屋外面是广场,房屋旁边就是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家里用上了自来水,彻底告别了挑水、旱厕的日子。统一规划建设的马头墙式秦巴风格新民居,和镶嵌在其旁边的小河交相辉映,成了村庄最靓丽的风景线。
搬下山来,二婆的生活发生了蝶变。村村通开通到了家门口,舅舅外出打工出行更便捷、信息更丰富、渠道更广阔了,凭借着他的勤劳,加上二婆在家承包的食用菌大棚,茶叶基地,腰包鼓了,家里置办上了各种新潮的电器。房子新了,2017年舅舅和邻村一个女子相约一起外出务工,后来一起迈进婚姻的殿堂,在易地搬迁的房屋成家,2019年二婆家又添新丁,八斤四两的大胖孙子的到来更是让她每天乐呵呵的,见谁都说道这几年的大变化。村内巷陌入院入户路全部硬化,连田间路也平整了许多;水更清了,通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治理,河道里倾倒垃圾的少了,绿植、鱼虾渐渐的多了;人气更旺了,村庄里的年轻人更愿意回来了,也更自信的把在外地谈的对象带回家,回家干事创业的也多了;回家的路更亮了,借助于这几年县里乡村振兴“5+1”工程,一排排崭新的路灯,照亮的不仅是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耕耘的希望,更像是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短短的几年,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二婆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条件却来了个彻头彻尾的大变样,鄂陕边关的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二婆下山了,这是脱贫攻坚时代大浪潮的产物,是党的领导下普通人梦想变成现实、向往化为奇迹的注脚,是驳斥贫困就是命运这种宿命论的有力例证。贫穷已成过去时,家园面貌年年新,据说我们那个村庄在人民公社时期曾被叫做新园村,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也真的实现了先辈们对建设新家园的美好夙愿。
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有二婆一家子的勤劳奋斗,舟楫相配,向水而行,在乡村全面振兴新的时代浪潮中,二婆家的幸福生活一定会翻滚出更多幸福的浪花,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者单位:十堰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