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分享一个故事
留一段记忆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为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
五叔的梦圆了
作者:张雅屏
我幸运地出生在竹山这片热土上。从牙牙学语到背着书包上学堂,工作从贫困山区小镇到美丽繁华的县城,工资由刚上班时的180元增长到现在5000多元,历经30余载,我见证了农村老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要替五叔说说心里话。
记得我还小的时候,身强力壮的五叔常常蹲在土房的屋檐下,木讷的抽着呛人的旱烟,唉声叹气地叨咕着:“我空有一身力气,光靠十几亩薄地,啥时候能攒够钱盖砖房哟?”
网络配图
近几年,我们夫妻俩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周末回农村五叔家了。现在的乡村:太阳能路灯、新改造的村级广场、环保垃圾桶、干净的入院路、窗明几净的两层楼安置房,已经成为村民生活的标准配置。村内茶园一望无际,茶叶长势喜人,香菇大棚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此,每次回老家,我特意到村口就下车,目的是为了感受乡村特有的宁静,淡淡清香缠绕而来,飘逸远去;泥土的气息、树木的青葱、庄稼的活力,带给我美好的怀念与希望,让我沉醉其中。
每每这时,都会让我想起2005年堂弟结婚时的场景:天空灰蒙一片,路上也是黑乎乎的,拉嫁妆的车子停在河对岸的公路上,五叔请了年轻的小伙子把嫁妆抬到家。当时五叔家只有两间土坯房,房子孤零零的立在半山上,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
而如今水泥路直接通到五叔家门前,五叔终于圆了祖祖辈辈的梦想,也加快了奔向富裕的步伐。
五叔家有五口人,2015年被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底,五叔一家住进了125平方米的集中安置房。房子分两层,有内置楼梯间,楼上是几间卧室,外带一个大露台,挂了一溜边的腊肉,种了十几盆绿植。楼下是厨房、卫生间和客厅,设施齐全。当地政府从农民实际出发,门前统一规划,每家都有一块小菜地;后院统一修建小猪圈、小鸡舍、柴火棚以及柴火灶,方便喂猪养鸡。
叔婶十分勤劳,一刻不愿意闲。家里每年养殖家猪4头,卖两头、杀两头;散养土鸡数只;春天的时候可以摘茶叶卖……每年还可以领到好几千元的扶贫补贴款。叔叔除了自家责任田、茶园、香菇、烤酒之外,还捡种了几亩抛荒地,日子过的真心不错!
五叔这么多年的愿望就是住上新楼房。如今,正好赶上好政策——易地扶贫搬迁,五叔终于从半山腰搬到了公路边,梦终于圆了!
网络配图
吃着地道的农家菜,喝着猪蹄汤,嚼着自家散养的大公鸡,就着五叔自己烤的香醇苞谷酒,幸福感逐层递增。满院子的乡亲举杯同庆,隔壁大爷还唱了几句顺口溜:“惠农补贴多,农民笑呵呵。政策润心田,村貌换新颜。村建小公园,农民也休闲。”气氛极其热烈!在乡亲们中间,我无时不感到大家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和赞美!
五叔作为一家之主,总会举起酒杯激动万分的说:“如今用上‘水厕’,医药费报销,免费健康体检,你看还有家庭健康档案和评估报告呢!”叔叔忍不住拿出一沓资料给我看:“我们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我每年还有光伏公岗补助千把元,真正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好,孙子享受义务教育补助的好日子啊!”
不爱说话的婶婶也笑眯眯的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穷日子,只知道守着土地种玉米高粱,一年到头,收获甚微。这几年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茶叶和香菇产业,我们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别提多高兴了!”
网络配图
在叔叔家吃了晚饭,我就去家门口的广场散步。大婶们开心地跳着广场舞,小朋友们在健身器材上玩的大汗淋漓,在音乐声中尽情释放喜悦之情。是啊!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农村居住条件的巨大改善都不可能实现!
回到叔叔家洗漱完毕,享受着山村的宁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边传来稻田里的阵阵蛙声,我恬然入梦,一夜安然。
作者:
张雅屏,就职于竹山县财政局,爱好做美食、看书、写作和旅游。
朗读者:
郭春红,就职于竹山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