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下“把门人”

2021-07-12 09:56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张荣菊

李波,1970年3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官渡供电所安全员。他18岁加入电力行业,一干就是30多年。他,扛着梯子抄过表,坐在前台收过费,骑着摩托车到台区抢修,整理档案也是行家里手。他,秉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职业态度,用坚实的脚步和进取的人生诠释着一名党员的精神内涵。

治理线损的能手

官渡镇地处鄂西北边陲,山大人稀,供电线路长、用户散、山路多,是农村地区线损管理的短板。然而,这几年来,官渡供电所线损管理目标考核位居全县中上等。“台区线损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在关注单个用户的基础上,对线路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想办法解决。”多年的营销工作经历,锻炼了李波的全方位思考、善抓问题关键的能力。2019年6月份,相对集中的新街村白家弯台区线损一直在10%左右。当时任营销班长的李波立即组织人员对台区的线路、设备、表计等逐一进行排查,最终确定是台区低电压引起的,是导致线损率高的根本所在。一个月后在通过对白家弯台区农网改造后,该台区综合线损率由改造前的10%下降为现在的4%左右。供电所管台区的师傅们,一遇到线损方面的难题,都喜欢找李波“取经”。

把好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安全工作没有星期天。对李波来说,从事供电所安全员工作以后,就没有了严格意义的周末。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电网建设驶上了“快车道”,各项农网工程遍地开花,加上供电所日常运维检修,官渡镇每天都有两三个施工现场,最远的地方有几十公里远。每次施工前他都要协助施工负责人到现场进行勘察,制定安全措施。对较为复杂的施工地还要到现场亲自布置安全措施。他深知作为供电所的安全员,自己的一举一动将影响供电所全体人员,他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把好现场安全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抓安全“实化”,抓管理“细化”,抓工作管控“常态化”,将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中,将供电所每个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李波把“严、细、实”的作风实践于工作当中,从细节入手,把班组成员习惯性违章现象记录下来,并在班前、班后会上反复强调,提醒大家反习惯性违章,对各项作业施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结合作业实际,他提出“一想、二看、三实施”的作业步骤,作业前想一下危险点有哪些、哪些地方安全距离不足;仔细查看危险点是否有保护措施,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在作业过程中牢记安全反违章,有效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最大限度保证人身安全。

当用户的好朋友

官渡镇碎石场老板郭铭,因生产需要随时掌握停电信息,开始一停电他就拨打95598服务平台,李波了解情况后,带领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对接,征询客商意见建议,双方各自留存了手机号码。每当有计划检修和突发故障停电,李波总是不忘第一时间电话告诉他,真诚地服务打动了这位客户,从此再没有拨过“95598”。扇子垭台区用户贺荣楼利用自家房顶安装了光伏发电,今年4月份一天,李波按照每天的工作习惯,打开系统对管辖的台区电量异常用户进行远程筛查,发现他家连续两天没有上网电量,李波随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赶到贺荣楼家,对上网电源虚接造成逆变器不能正常工作,电池板发的直流电不能逆变为交流电上网的故障,及时挽回用户损失。从此李波成了贺荣楼家的常客,隔三差五为他家免费进行维护,保障了用户的稳定利益。

2020年春节一场疫情突然袭来。官渡镇卫生院和政府机关成为官渡镇疫情防控的主阵地,作为党员服务队的一员,李波连续十多天坚持在一线,每日开展线路特巡、检查设备、测温测负荷、保供电。在他的脑海里,工作永远第一,正月十几天他没有和家人吃上一餐像样的团圆饭。

“不管从事什么岗位,就要担起这个岗位的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的脑海里,工作永远第一,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他今生最大的追求。作为供电所的普通一员,他用最朴实的精神默默奉献着自己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厚爱。  (储召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