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商标资源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06-25 10:14   竹山县委宣传部   苗东升

张彬才 刘运飞

商标是商品的金字招牌,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领航标”,品牌经济的形成、发展、壮大,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笔者对我县商标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是基础,产品质量是关键,商标是推手,提能增效是目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实施重点产业优先发展、制定脱贫产业规划、扩大招商引资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我县提出“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战略,实施“1115”产业体系,对我县的产业发展做了宏观规划。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乡镇,乃至于各村要在全县产业发展的大框架下,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宜工则工、宜农责农、宜养则养、宜旅则旅,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不可以盲目上马,搞“一刀切”。

2.产业发展链条不完整。自2016年以来,茶叶、香菇、中药材、光伏发电作为四大脱贫产业,除茶叶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外,香菇和中药材在产品深加工、品牌营销上明显不足。据了解,我县2020年生产袋料香菇2500万袋,产量达2.5万吨以上。而我县两大香菇加工企业湖北富韬生物科技公司和竹山绿谷食用菌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约2000吨左右,产能明显不足。以上两家企业产品深加工仅限于干制香菇、香菇酱、香菇脆,受原材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开发香菇罐头和香菇提取物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农户+基地+公司”的经营格局,加上没有成型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菇农多半是出卖原材料,上门收购的贩子压级压价,损害了菇农的利益,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商标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1.商标总量不足。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我县共有注册商标1659件。同期全县的市场主体总量34163户,其中企业256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47户,个体30152户。商标注册量占市场主体总量的4.8%,全省商标注册量占市场主体总量平均水平为10.3%,我县的差距很大。从商标使用状况来看,大约有40%左右的商标闲置;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方面。全县244个行政村,132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申办注册商标;从产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农业和服务业。工业品类偏少,宝丰卫浴产业园入园企业37户,申办注册商标 1 件,与我县发展百亿园区轻工业存在很大差距。

2.精品名牌少。我县1659件注册商标中,共有十堰市知名商标22件,湖北省著名商标5件,中国驰名商标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1.产品质量不高。我县是农业大县,传统的生产手段,受种植养殖技术的制约,难以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受小农思想的影响,经营者满足于小打小闹,处于小、散、乱的经营状况,绝大多数农产品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以竹坪乡为例,竹坪乡茶园面积达2.6万亩,茶叶成为该乡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该乡23家茶叶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只有1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280多家,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51家,获食品加工小作坊许可证43家,未获证的食品生产者170多家,主要分布在茶叶、食用植物油、蔬菜制品、白酒等领域。

2.产品附加值低。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县商标品牌意识淡薄主要原因是观念滞后,重经营轻管理,重产品轻品牌,重眼前轻长远,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商标注册维权保护、品牌强企富民的意识不强。注册商标是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证”,根据国家部委有关规定:企业产品(包括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进入商场、超市等销售部门,应当具备注册商标,否则,应当以“三无产品”对待,不得进入知名商场、超市,也就是说,不具备注册商标的商品只能是“地摊货”。

3.抗风险能力弱。受利益的趋动、资金周转不灵、家族式管理等因素影响,企业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我县是农业大县,“一种二养”是传统产业,农业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慢、抗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特点,导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例如:竹山县神康车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初,与30余户种植户签订川乌种植包销合同,合同约定收购价为22.5元每斤,可到了第二年,川乌价钱跌至7元每斤。为了兑现承诺保证收购,当年亏损16万元。

(四)品牌创建共建共治的局面尚未形成。

1.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具有集体公益属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的重要保证。有些乡镇重视不够,行业协会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发展中无利害关系,积极性不高。市场监管部门在商标发展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商标战略宣传、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创建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够。

2.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不够。品牌创建,涉及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主体等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大力支持。有的部门片面认为“注册商标”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事,“发展产业、树立品牌”是政府的事,没有形成“统起来抓,分开来做”的工作格局。

二、对策

(一)政府主导

1.制定和细化产业发展规划。各乡镇依据“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战略、“1115”产业体系,制定本辖区详尽产业发展规划,集思广益,因地制宜。

2.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按照《竹山县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县实施方案》的要求,突出抓好政策激励、公共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引导等工作举措,实现壮大骨干企业,发挥产品标准认证引领作用,打造竹山品牌的目的。

3.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每年全国农博会、广交会、西博会、商标节等节会活动,帮助企业布展参会,举办新闻发布会。持续举办女娲文化节、梅花节、圣水湖国家舟钓赛等节庆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加强品牌和产品推介,扩大宣传声势。

4.设立品牌发展综合协调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品牌创建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企业主创

1.盘活存量。盘点我县已注册商标,对闲置商标通过转让、商标使用许可等方式,实现商标的有效利用。

2.扩大增量。充分挖掘我县特色产品、特色资源,引导企业注册一批叫得响、富有文化内涵的注册商标,实现总量大提升。如农产品类:茶叶、香菇、木耳、葡萄、蓝莓、猕猴桃、黄桃、杏李等;畜产品类:郧巴黄牛、竹山大鸡、竹山黑猪等;食品类:上庸山珍、柳林腊肉、腐乳等;风味小吃类:懒豆腐、竹山蒸盆、竹山合碗、水煎包、月饼、炕炕等;文化艺术类:堵河剪纸、黄州点子、皮影戏、官渡民歌等;工业产品类:绿松石、卫浴产品、竹编等;旅游产品类:女娲山、九华山、梅花谷、圣水湖、驴头峡、堵河源、武陵峡、观音沟、桃花源等。

3.提高质量。建立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创建梯队,实现年增长10%以上的目标。加强品牌创建,尽快实现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三)市场监管部门主推。

1.持续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深入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引进商标注册代理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互联网+”为载体,推动商标数据库向社会公众开放。

2.加大商标行政保护力度。围绕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积极引导地方“名、优、特、新、稀”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并依法规范使用。突出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指导地理标志权利人提高地理标志运用和管理能力。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老字号注册商标为重点,加大对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推进统一市场监管框架下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执法。

3.开展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工作。以“1115产业体系”为重点,制定发布产品质量分类分级标准,推广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工作,提升我县总体产品质量水平。

(四)多部门协作配合

1.组建行业协会,开展商标注册、宣传、协调、督办工作。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组建茶叶、中药材行业协会;蔬菜产业中心牵头组建食用菌行业协会;烟叶公司牵头组建烟叶行业协会;绿松石产业中心牵头组建绿松石行业协会;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组建畜禽行业协会;组建餐饮行业协会等,各行业协会负责本领域内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注册、推广、创品牌工作。

2.建立质量品牌强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品牌发展的行业规划,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适用技术的推广、指导、应用等工作。从生产加工源头上把住产品质量关,帮助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指导,帮助企业增产品、提质效,延长产业链,为建设质量品牌强县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 竹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