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乡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

2021-03-29 08:37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陈兴云

近年来,文峰始终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县“一体系三驱动”产业布局上精准切入、持续发力,形成了文峰“1115”产业发展布局和“一主一旅多辅”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抢抓“三大机遇”,着眼长远谋产业。文峰抢抓国家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产业培植机遇、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梯次转移机遇、县委县政府“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战略机遇,结合全县主导产业布局,因地制宜确立了以茶叶为主导,以旅游为龙头,以卫浴为突破,食用菌、小水果、中药材、矿山开发、传统种养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思路,力争打造1个亿元产值的农业体系,1个亿元产值的工业体系,1个亿元产值的矿业体系和1个5000万产值的旅游业体系“十三五”时期,我们坚持目标不动摇,四大产业体系扎根文峰沃土,已是枝繁叶茂;“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致力于培土施肥、呵护成长,确保开繁花、结硕果,让“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场面全面形成。

突出“三大领域”,真抓实干兴产业。文峰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步推进农业、工业、旅游业提质增效。一是农业产业欣欣向荣。文峰坚定不移把茶叶作为脱贫致富的“金叶子”,2016年-2019年连续4年高标准新建茶园9087亩,改造老茶园1200亩,全乡户均茶园达到2.9亩,建成文太路五千亩茶叶产业带。着眼发展城郊经济,在东钦等6个村新建小水果基地2500亩,建成十竹路鲜果产业带。组建皇源菌业公司,在10个村组建合作社,年均完成食用菌160万棒,建成346国道百万袋香菇产业带。充分利用霍河库区独特气候、土壤条件,发展中药材1000亩,培植药材龙头专业合作社3家,建成霍河库区林特产业带。二是生态旅游卓有成效。文峰找准市域休闲观光后花园和县域生态旅游示范乡定位,大力推进全域、全业、全员旅游业发展。2018年,成功创建太和梅花谷国家3A级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太河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湖北省旅游名村名录,3年来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建成太河片区生态旅游经济带,成为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2020年,立足霍河库区秀美风光,筹资1000余万元推进轻土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打造“茶香轻土、坪里稻芒”的原汁原味美丽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得以在今年实现。三是工业经济破冰前行。文峰坚持内外兼修并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对外以“店小二”精神大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2家卫浴产业群落户文峰,新建厂房6000平方米,实现年产值1亿元,带动就业200余人;对内以“保姆式”服务培植本土企业,2021年,乡领导班子分别包联26家重点企业,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10个村计划壮大现有市场主体62家、新培植13家、进规纳限7家,实现文峰工业企业“零”的突破。

围绕“三大目标”,激发活力助产业。习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有利于推动农村各项事业振兴。”文峰通过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实现了“强基固本、兴乡富民、乡风文明”三大目标。一是稳基础。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文峰坚持在产业发展中检验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党员干部的号召力、集体经济的再生力,对抓产业不力的党组织书记坚决撤换,对促产业产业不精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产业壮大过程中既锻炼了干部能力,又激发了村级活力。二是富口袋。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文峰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产业见效领现金、入股分红领股金、土地流转领租金、入社发展领薪金的办法,做实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产业兴乡富民。三是富脑袋。振兴乡村产业,根本出路在科技。文峰加强科技兴农、智慧兴农,把技术服务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围绕“种、养、加、销”等关键环节,做实做细技能培训,年均开班培训班十余场次,培训科技明白人600余人,培养“土专家”30余名,指导茶农菇农果农掌握建管技能,培训广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广大群众一心扑在产业上,比茶苗长势不再比吃喝享受,比香菇产量不再比宴请送礼,比务工工资不再比政策多寡,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经过几年的苦干实干,文峰实现了产业大发展、乡村大改善、群众大增收。下一步,文峰还将在产业管护上下硬功夫,在早见成效上想好办法,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周立勇)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