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推绿松石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绿松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分为五个部分,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乡村产业振兴的经济基础好,才能建设好乡村环境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并最终实现生活富裕的民生目标。本文立足麻家渡镇特色产业——绿松石产业探索研究了相关建议。
一、麻家渡镇绿松石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该镇统筹资源、因地制宜,持续擦亮“宝石之乡、十星源头、施洋故里”三张独有名片,绿松石资源开发利用、精深加工、市场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集绿松石开采、加工、电商营销为一体的绿松石产业发展格局,聚集了数百家企业和数万从业大军,着力将打造成独一无二的绿松石特色小镇。
1.全力建设淘宝小镇。自2019年7月麻家渡镇及营盘河村成功创建淘宝镇、淘宝村以来,该镇持续依托丰富的绿松石资源,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商网店、线下体验馆、各大平台直播间遍布全镇21个村,14个村开办农村淘宝、邮乐购等电商服务中心,全镇年电子商务可查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活跃网店约960家,淘宝小镇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20年9月2日,罗家坡村入选2020年淘宝村。
2.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围绕县委县政府“1115”产业体系,我镇在绿松石资源开发利用、精深加工、市场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集绿松石开采、加工、电商营销于一体的绿松石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镇年销售收入过50万元的绿松石商户有300余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绿松石商户有49家,带动全镇7000余人就业增收,其中贫困人口1500余人。同时,全镇有30余家绿松石加工企业在北京、广州、深圳、拉萨、香港等地区以及美国和中东、东南亚部分地区共设立30多个销售网点,年实现销售收入近十亿元,出口创汇50多万美元。
3.高度重视矿山管护。该镇绿松石矿山点多面广,主要涉及关东沟、杨家河、黑虎3个村,共划分14个矿区,共有矿洞240余个。该镇绿松石矿山开采权未出让,属国有矿产资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矿山管护,自2015年起组建专职护矿队,聘用队员7人,设置执勤点5个,负责24小时巡矿,协助镇派出所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行为。同时,坚持封砌矿洞,目前已封砌110余个,剩余矿洞仍在陆续封砌中,确保了绿松石矿山资源安全。
4.大力实施人才培训。麻家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电商人才及绿松石行业人才培训,依托县秦巴电商培训中心及县绿松石产业局、县商务局,先后举办7次大规模电商及绿松石行业人才培训活动,培训人数达1500余人。此外,该镇还积极引进河南、浙江等外地绿松石行业人才,目前在我镇从事绿松石行业的河南及浙江等外地雕刻人才约2300余人。
5.全面加强市场监管。为促进绿松石产业健康发展,麻家渡镇牵头成立了绿松石行业协会,全面加强行业监督、行业自律,助推绿松石产业转型发展。同时,牵头成立了绿松石会员之家,定期组织绿松石商户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有针对性提供协调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
6.全力推进卓尔绿松石小镇建设。卓尔·中国绿松石小镇是竹山县2020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约500亩,2020年3月25日开工建设。自卓尔·中国绿松石小镇项目成功签约以来,麻家渡镇举全镇之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于2021年1月9日顺利开街。下一步将全力推进拆迁工作,全面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推动全国首个以绿松石为主题的特色文旅小镇早日建成。
二、麻家渡镇绿松石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高端人才不足。目前麻家渡镇绿松石产业从业人数虽已多达7000余人,但大多属于初级人才,仅局限于初级加工,高端雕刻、镶嵌等人才远远不足,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本地市场靠大量河南、浙江等外地人才支撑。
2.产业链条过窄。虽然已初步形成了集开采、雕刻、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但全镇仍然以“小作坊、粗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简、短、窄,主要集中于粗放开采、简单加工、单一销售环节且不精深,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缓慢,绿松石行业整体效益提升不明显。
3.名牌精品过少。受专业人才奇缺、研发条件受限、加工技术粗糙等因素制约,绿松石加工仍处在工艺水平一般、科技含量不高、文化内涵不足、创意设计不新、艺术价值不高、品种相对单一的层面上,特别是精品、名品、新品、特色产品过少,导致市场销售不旺,出现结构性过剩。
4.文化附加值不高。由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方式单一、渠道狭窄,绿松石在全国珠宝玉石行业处于中下游配角位次,仍主要作为配饰,与其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十二月诞辰石”、“东方圣玉”、“东方绿宝石”等美誉的地位完全不相匹配,普通群众对绿松石文化的认知不多、认可度不高,制约了绿松石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提升。
5.龙头企业带动不足。目前镇内绿松石企业商户多而小、散而弱,大部分以小作坊为主,虽然近年来涌现出独品、淘宝小镇电商中心、YY一件直播等几家大的绿松石龙头企业,但与整个市场规模相比,仍然远远不够,带动能力仍然不足。
6.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绿松石市场缺乏统一管理,交易混乱,各加工经营企业和商户各自为政,部分商家肆意投机炒作、哄抬物价、恶性竞争等致使绿松石价格虚高,有价无市。受高额利润诱惑,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各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坐地喊价现象十分普遍。
7.发展后劲不足。目前集镇水电路网、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无法为绿松石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之我镇绿松石矿山处于封闭状态,绿松石原材料不足等,影响了绿松石产业发展后劲。
三、推动绿松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县“两会”为“十四五”时期确立了目标任务,绘制了宏伟蓝图。《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全力构建“1115”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融合,聚焦国际绿松石之都定位,做大做强绿松石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将“竹山绿松石”打造成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十堰市第四张名片。作为国内唯一以绿松石为主题的特色文旅小镇项目,要着力在“人才培育、文化价值、宣传推介、政策体系、文旅融合、平台搭建”六个方面寻求突破,推动绿松石产业高质量发展。
1.加大人才培育。加强对“创意设计、产品经营、文化经纪”等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吸引国内外文化名人和优秀创意设计人才来竹山创业。对吸纳本地人员稳定就业的商户,考虑适当给予就业和稳岗补贴;对入驻我县的知名高端雕刻师,考虑给予县内高端人才扶持政策;对吸纳一定贫困户就业的绿松石企业,可按吸纳人数给予一定的房租补贴;对主动入驻卓尔绿松石小镇的店铺,建议给予适当的免租或贴息等优惠政策。
2.提升文化价值。充分利用“中国绿松石之乡”的资源优势、女娲炼石补天的文化优势和“竹山绿松石”地理标志的产权优势,把深入挖掘女娲文化、古庸国历史文化和培植绿松石品牌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绿松石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绿松石品牌知名度。
3.加强宣传推介。与各级媒体、珠宝玉石首饰管理机构、学术组织进行交流,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珠宝展示、学术论坛等活动,宣传推介绿松石品牌,不断提高绿松石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培育精品名牌。
4.完善政策法规。一是建立和完善绿松石地理标志保护和质量检测体系,保证绿松石产品质量,确保绿松石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合理审批绿松石采矿权。根据市场规律,按照总量控制、分步投放原则,有计划公开出让矿业权,以调动矿业权人管矿护矿的积极性。三是尽快制定颁布绿松石行业管理相关规定。建议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或省职能部门制定颁布湖北省绿松石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管理办法、绿松石原矿准运制度、绿松石商品条码管理制度、绿松石集中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等,不断促进绿松石市场规范化、诚信化。
5.实施文旅融合。一是以卓尔·中国绿松石小镇建设为契机,打造以绿松石文化为核心的文旅小镇。通过建设绿松石商业步行街、绿松石国家展销中心等,同步配套完善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三生小镇、旅游小镇、“网红小镇”,进一步提高绿松石知名度,擦亮绿松石品牌。二是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为契机,以景点形式建设绿松石开采基地、加工基地、商贸基地,积极申报喇叭山绿松石矿山公园,与集镇绿松石特色小镇、罗家坡十星级文明发祥地、总兵安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桂花树施洋故居、谭家河十里秀美风光等景区景点连成一片,主动对接宝丰女娲山景区,从而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真正把十堰、竹山、麻家渡建设成世界级绿松石产业之都。
6.积极搭建平台。一是鼓励、引导绿松石加工经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重组等手段进行整合,对绿松石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提升等。改变绿松石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的状况,形成一批重点绿松石产业集团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和集聚化。二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兴办,实行公平准入、依法管理。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兴办博物馆、艺术馆、会展设施、游乐设施、体育馆、音像拍摄基地、技能培训场馆等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使绿松石产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是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建设竹山绿松石跨境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科创中心。同时,在绿松石产业发展融资上给予一定倾斜,支持绿松石各类经营主体发展。(麻家渡镇党委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