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坪乡兴茶村共有263户贫困户,贫困人口857人,贫困发生率55%。超过200户800人分散居住在12个小组的广袤山林岩坡上。一半以上的农户房屋为泥巴土房,没有车路。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留守的都是妇女、儿童、老人;已婚妇女抛家弃孩、出走“跑路”的不在少数,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两千元。
可喜的是,近五年来,兴茶村在竹山县市场监管局和村两委、村民努力下,上下同欲、戮力同心,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松了贫困的土,挖了贫困的根,成功转身实现了脱贫。
一杯清茶 为“泥巴”干部正名
“张书记,现在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们不指望和城里人一样喝上饮水机的纯净水,起码不能再喝河坝里的泥巴水了吧?饮水条件再不改善,你们就是泥巴书记!”回想起2016年的一场群众大会,台下群众当面拍砖的情形,兴茶村副书记张兵印象深刻。
兴茶老百姓吃水以山泉河沟水为主,也有农户吃着二三十年前集资修建的窖井里的水。遇到天干,人畜饮水面临困难。即使雨水充沛,井里打出来的水也比较混浊,更别说河坝里的水了。“一杯白开水抓半把茶叶都盖不住泥腥味儿。”张兵说。
贫困村需要什么样的干部,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群众的痛点、堵点在哪儿,脱贫攻坚的突破点就在哪儿。很快,县市场监管局把“兴水利民,破解群众之渴”作为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员赤红底色、提高群众满意度的突破口。该局驻村工作队发挥旗帜作用,和村两委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分工负责、车马炮各展其长。有人跑水厂选址,有人做预算,有人跑工程招标……就这样,仅三个月后,一座储水500m³、管线11公里、辐射400户1300人的半封闭式水厂建成了。
为了赶水池修建进度、让群众早日吃上干净的生活水,市场监管局工作队和村干部翻山越岭,用脚板丈量出水厂到每家每户的管网距离。当自来水接通到4公里外的村民周承志家里时,他不仅拿出家里最好的茶叶泡给工作队员喝,还手舞足蹈给大家唱了一段:“精准扶贫政策好,自来水呀通到家……”
500立方米新建水厂投用
一张红黑榜 让上进者吃香
“领导们,今天亲戚家杀猪了,我接你们一起去喝年猪汤。”2021年1月18日县市场监管局工作队员在兴茶村摸排返乡情况时,刚从西安打工回家的余某某盛情邀约。让扶贫干部深感欣慰的不是余某某的心意,而是两年来他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
2016年兴茶村刚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部分易迁户刚搬了新家日子稍有起色,便裹足不前、贪图享受,春夏打牌、秋冬喝酒。53岁的余某某也是其中一员,为此老伴没少和他吵架。夫妻失和,儿女受刺激得了抑郁症,家里靠低保度日,甚至村上发的茶叶肥也被余某某卖了换酒喝,每天浑浑噩噩。
法管不了、理管不着,一张红黑榜全管牢。为了祛除群众精神贫困的附骨之疽,市场监管局工作队想到了“红黑榜”,利用农村老百姓“好面子、爱比较”的心理,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正本清源之效。由工作队和村两委、党员小组长、老长辈新乡贤、群众代表组成道德评议小组,以群众会的形式说事论理,引导群众辩善恶、分美丑、知廉耻。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上红榜,后进典型上黑榜。黑榜既不张贴照片,也会隐去姓名,只以“某某”代称,但懒惰失当言行会被详细写进黑榜。这样既不会过份刺激落后分子,避免“破罐子破摔”,又给其留足了改正错误的空间。
2017年开始,余某某春季在家摘茶,夏、秋两季出门打工,冬天回家烤酒创收,一年下来收入超过5万元,全家稳定脱贫。
仓廪实而知礼节。自从有了红黑榜,村里闲逛的少了,麻将桌看不到了,无事酗酒也消失了。不仅如此,一批刻苦钻研种养殖技术的农民成为“田秀才”、“土专家”,村里还涌现出好几个义务管水员、公厕保洁员和互助志愿者。群众精神面貌和村容环境得到极大改观。
道德评议小组召开议事会,评选季度“先进”、“后进”典型
一剂治穷良方 成就致富“梦工厂”
要让世代枕山而眠、移山而居、因山而贫的村民脱贫,绝对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竹山县市场监管局驻村工作队在跑遍家家户户、想尽千方百计后,终于说服村民统一了意见,找到稳根本、利长远的治穷良方—绿茶和香菇产业。
遍地刨坑不如深挖一井。2017年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带领群众在杨木沟彻土垒石,把400亩低产苞谷地和抛荒坡地开拓成无性系茶园。村委会还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免费提供有机肥料,用于管护柳坪沟2600亩老茶园;由工作队和村干部指定能人大户合作社协议收购贫困户茶叶。
同时,为方便群众劳作,2018年竹山县市场监管局和村两委争项目、找资金、拉赞助,引进资金70万元、水泥20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改造拓宽了柳坪沟老茶园产业路11公里。原来“电瓶车上不去,坡陡弯急摩托车不敢骑,走路得半晌”的老土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5.5米宽,加装了防护栏的硬化水泥路。路修通后,茶园管理越来越好,2018年贫困户茶园户均增收6000元。
香菇产业稳根本、利长远。2019年,县市场监管局和乡党委在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论证可行性之后,下定决心发展香菇产业,确保贫困户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分红。兴茶村注册食用菌农民合作社,吸纳贫困户以资金、生产资料(土地、农具、劳力等)入股,不仅年底可以分红,还能在香菇厂务工增收。仅2020年,兴茶村已上架9万棒食用菌,覆盖无劳动力、弱劳动力40余户130多人,户均增收5500元。香菇厂正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梦工厂”。
兴茶村贫困户的高产茶园
香菇加工吸纳群众就业
茶叶产业路
一张预警网 防返贫帮扶不打烊
如何防止12户脱贫监测户和4户边缘户返贫,是竹山市场监管局工作队和村干部想得最多的。
2019年,住在坝滩湾安置点的张开殿怎么也没想到,老伴在县医院ICU重症病房住院一个月,出院时自己仅交了6000元床位和伙食费就顺利地办了出院手续。事情还得从2019年9月说起,一天老伴王兰英在山林里打野板栗,一个不注意,长长的竹竿打掉了树叉上的蜂巢,等她收回竹竿反应过来,还没来得及跑,一大群马蜂把她围住并发起了攻击……在把王兰英送进县医院重症病房后,张开殿借遍亲戚朋友也没凑齐7万元救命钱。一向要强的张开殿看到生命垂危的老伴,绝望无助地留下了浑浊的泪水。
正在这时,一通电话像及时雨一样从驻村工作队办公室打了过来:工作队员叫他安心照顾老伴,先住院后结账,并表示会给与帮扶,想方设法帮他最大幅度报销费用。直到一个月后张开殿才知道,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帮他争取政策渡过难关。
而一切这么顺利,得益于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探索建立的防返贫预警网,及时研判、干预、消除贫困户返贫风险。驻村工作队“线上”定期调阅比对、筛查梳理卫生、民政等系统反馈的动态信息,对异常情况及时核实,“线下”第一时间登门入户掌握情况,制定帮扶措施,避免群众因政策、信息盲区、情况紧急等原因,错过帮救机遇而返贫。
“其实在张开殿老伴住院的当天,驻村工作队就通过卫生系统网上信息了解到他家状况,当即赶到张开殿邻居家核实了情况。有了预警网,我们掌握信息很及时!”县市场监管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吴文良说道。
“像张开殿这样的贫困户,一家三口人,虽然住了75㎡的安置房,但儿子三十好几都没成家,老张脚跛有伤残,如果因受伤住院问题让他家返贫或亲人得不到救治,这是我们决不允许的。”吴文良补充道。
五年征途如虹,如今的兴茶村景美人美产业美:公路入云端,清泉山上流,既有四季菌菇、十里茶香,还有田园牧歌、物阜民丰和政通人和。(徐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