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动付诸岗位
朱静波,女,1970年出生,1987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 2016年5月荣获竹山县第三届最美护士荣誉称号。
这么多年下来,在护理事业上她找到了人生的支点,当一个人的人生有了支点时,遇到困难时就能平静,不会失衡。她数十年如一日,朴素装扮,面带微笑,融入病友,为病人送去信心和力量,为他们驱散雾霾和阴影,用言行分享着她的快乐。
2013年竹山县精神病医院正式成立了,她服从院领导安排,成为了一名精神科的护士长,尽管内心深处也存在着一丝丝忐忑和不安。因为那时候她和大家一样对这个陌生的群体充满了未知。但还是义无返顾的挑起了这个沉甸甸的担子。面对空白和茫然,她放弃了一位母亲对女儿在高中求学中最基本的照管,先后到省级精神病医院进修四次,学习先进的精神病管理理论与方法,掌握了精神病护理技能。精神病院开科,面临精神科专业医护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知识极度匮乏,她白天穿梭在各个病区, 督促当班护士认真履行职责,现场讲解预防患者冲动行为的防护措施,晚上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精神病专业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为保障精神病区护理工作正常运行,她付出了“白加黑、五加二”式的心血与汗水。决定女儿人生命运的高中学业她从未照料,女儿无意间说:“妈,你这好耶!去年她一星期难见你三回面,今年半年也难见你三回面”,让她这个铁汉子一般的四十多岁的女人无以言对,潸然泪下。即使这样,只要是工作电话一响,无论什么时候,她还是匆匆走上了工作战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精神病这样一个特殊的病种,除了用药正确合理以外,病人更多的是需要心理支持。他们缺乏更多的亲情,心理创伤难以平复,需要更多的亲情呵护,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需要阳光的心态,需要正能量充实和改变自己,病区认为束手无策,老大难的问题,她总是首先上前,针对各自病情进行心理疏导,这种困难她总能轻松解决,科内人员都给她“沟通第一高手”称呼。对病人的生活护理更是无微不至,有的患者来时蓬头垢面,大小便都拉在身上,全身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常人唯恐避之不及。而且患者还有明显的抵触情绪,疑虑、恐惧、狂躁,否认自己有病。在这些时候她总是二话没说以身示范,为患者沐浴更衣、修剪头发和指甲、喂饭喂药接大小便。
记得那时候病区里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入院时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面对这样的他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嫌弃。走过去,拉起他的手,柔声说道:“走,她带你去洗澡,给你换干净的衣服。”她亲手给他洗了澡,换了衣服,剪短了头发。还为他打来了饭菜一口一口的喂他吃完。没想到这样一件与她来说工作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却让一个患者感受到了莫大的关爱。第二天早上当她刚踏进病区的大门就听见一个人深情的呼唤了一声:“妈妈。”她扭过头就看见他指着她对其它病友说:“看,她妈妈来了。”
那一刻,她感慨万千。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她想这也是对一名护理人员的付出最高的肯定。她更加坚信自己今后的道路,她无悔成为精神科的一名护士。尽管在工作中,很多次,在给患者喂饭时被他们吐的满脸都是;很多次,被发病的患者指着鼻子辱骂;很多次,在给患者洗澡时,闻着他们身上难闻的气味,她自己的胃里也感觉翻江倒海;很多次,在约束发病的患者时,经常被他们抓的伤痕累累。可是,看见他们因为她们的精心护理一天天变好,一天天从漠然,面无表情到和她们一样关注身边的人、事。能被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快乐时。她总感觉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伏尔泰曾经说过:她们无法拉伸生命的长度,但是她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不在乎这份奉献别人是否可以看得见,是否有回报。用自己的真诚和双手为患者带去了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关爱,她认为这就是有意义的事情。
2016年科室里新招考了十几名医护人员,看着他们第一天走进病区怯怯的眼神,她知道他们和她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患者有着一样的情绪。为了让他们对患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专科医院护理工作。她耐心的带领他们穿梭在每一病区,细心的讲解。特殊病患做重点讲解。跟病情稳定的患者聊日常琐粹,让他们消除对患者害怕的情绪,保持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同时积极的给他们讲解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应对方法。告诉他们在病区保护自己的技巧。包括患者牙刷,饭勺的保管,患者喝水温度的控制等细节问题。
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她无悔当初的选择。每次有人问到她当护士累不累,悔不悔,她总是回答:“能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群带去温暖,苦一点,累一点,她都觉得值得。精神病患者需要社会的关爱,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医护人员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希望社会更关注精神卫生工作,把更多的关爱洒向精神病患者。让人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