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创文明
作者:邱 亮
多彩的秋天,走上街头,天空一碧如洗,大雁排成一线,往南飞去,洁白的云朵变换着形状,微微的暖风熏人欲醉。街道两边一排排树木,原本绿如泼墨一样的颜色已经淡去,换成一种近乎透明或橙红的色彩。一阵风吹过,树叶飘飘洒洒,如一叶叶小舟,停泊在路上,这阵风也带来了一抹鲜艳的红色,那是志愿者的红马甲,只见红马甲弯下腰去,把一片片树叶清扫到一起,覆盖着厚厚一层的街道露出本来的青石板,颇有些古色古香的韵致。那树、那街、那人,塑造出独属于秋天的况味。
志愿者不是一个人守在街头,在我带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性,在街头漫步时,我看到有很多志愿者散落在角角落落,那一抹红,在金黄色的秋天,显得格外亮丽。我又沿着街道往前走去,前面是一排商铺,各个商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商铺前的停车位上也是挤挤挨挨,停满了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不过车辆虽然很多却不显凌乱,相反,它们都整齐停在车位上,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前一阵子,我刚从这里走过,眼前可不是这般景象。那时,大小车辆随意停靠,一些商家还把货物和垃圾堆放在门前,用“脏乱差”来形容这段路,一点也不为过。可短短几天时间,这里怎么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当我看到身穿马甲的志愿者正在和一位停车的人说着什么时,我瞬间就明白了。原来,是他们在默默坚守,用一颗真心,一份行动,给竹山以井井有条,洁净如洗。
我又信步往前,来到一个较为热闹的路口,红绿灯交换闪烁,行人步履匆匆,车辆流动如水,一切都在瞬息间变化着,唯有那群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里拿着警示标语的小红旗和口哨,配合着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的志愿者,站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坚守着。这天是休息日,这段时间,有些人会去寻找诗和远方,有些人会与朋友小聚推杯换盏,有些人则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有些人去公园领略秋意之美……只有他们,扔下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参加志愿活动;放弃休息时间,参加志愿活动;带着疼痛,参加志愿活动......舍小家顾大家,每天早出晚归,为竹山“创建文明城市”做着贡献。
他们站在路口,劝阻那些闯红灯、不走人行道、不走斑马线、跨越道路隔离栏的行人,他们苦口婆心一次次劝说,一次次引导,嘴说干了,指挥的手臂发酸了,也依然步履不停。在他们的劝说下,行人树立起了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回到了正轨。他们是街头的志愿“交警”,也是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安全出行的保障。他们会搀扶着老人走过马路,帮助孕妇提一些重物,帮助一些腿脚不便的残疾人推推轮椅,指引道路……他们的红色马甲,如一串串火焰,燃烧在秋日的竹山,让人肃然起敬。
曾经有一位志愿者这样说:“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就很大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竹山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这些志愿者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大家团结一致,默默付出,走上街头,走进校园、社区、养老院等地,用一双手把文明的火把传递,用一颗拳拳赤子心,为竹山发展,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夜幕有了繁星,才会璀璨;大海有了涛声,才有波澜;冬季有了雪花,才显浪漫;竹山有了志愿者、祖国有了志愿者,才能变得更美好、更宜居、更靓丽。今年,是我们祖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我们用拼搏,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用奋斗,书写了一篇篇豪情万丈的史诗,用坚持,歌唱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赞歌,在祖国激荡人心的发展历程中,竹山志愿者们,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向祖国敬献了最为真挚的礼物。沿着那干净整洁的路,呼吸着清甜的桂香,伴着微微和暖的风,我继续向前走去,在条条熟悉的街道上,有一抹鲜艳的红色,那红色如花似火,绽放在秋日的晴空下,绽放在竹山的大街小巷中。我加快脚步走到一位志愿者身边,接过他手中挥动的旗帜,汇入红色的河流。
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喜欢,请在文章下方点击在看、留言,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载“云上竹山APP”在视听栏目中收听,还可以在竹山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9.1兆赫文艺节目中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邱亮
作者简介:邱亮,1985年5月出生,就职于竹山县竹坪乡卫生院检超声影像科。现挂职于竹山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之余,热衷于写作。
朗读者:郭海荣
简介:郭海荣,现供职于竹山县疾控中心。《听竹山》栏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内的诗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网在线投稿,并请在标题前注明“听竹山”,也可录音后并附作者简介投稿QQ:441409997。本节目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如有侵权,作者自行负责。